2019年工作要點
2019年,是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入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上重要講話精神的重要一年,也是打好長江保護修復攻堅戰的關鍵一年。按照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領導小組工作部署和《農業農村部關于支持長江經濟帶農業農村綠色發展的實施意見》安排,提出2019年推進長江經濟帶農業農村綠色發展工作要點。
一、總體要求
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入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推動國家發展改革委等五部門《關于加快推進長江經濟帶農業面源污染治理的指導意見》和《農業農村部關于支持長江經濟帶農業農村綠色發展的實施意見》落實,堅持問題導向,突出打好長江經濟帶農業面源污染防控、水生生物多樣性保護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場硬仗,建設一批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加快補齊農業農村生態環境保護“短板”, 整區域整建制推進農業農村綠色發展。
二、堅持問題導向
(一)建立問題臺賬并加強督促檢查。認真梳理長江經濟帶4小時生態環境警示篇披露的突出問題,全面排查農業農村綠色發展問題及風險隱患,建立問題臺賬。對照問題清單,隨機抽查整改情況,確保整改工作取得實效。(部發展規劃司、沿江省市農業農村部門牽頭,部有關司局參加)
(二)強化問題整改。緊盯問題臺賬,分類施策,逐項開展整改。對整改難度不大的問題,要迅速行動,盡快整改到位;對一時難以解決的問題,要制定有針對性、可操作的整改方案,明確時間表、路線圖,抓緊實施,限期完成。(沿江省市農業農村部門牽頭,部有關司局參加)
三、推進農業面源污染治理
(三)實施化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選擇一批重點縣(市)開展化肥減量增效示范,在果菜茶優勢產區、核心產區和知名品牌生產基地,集中打造一批有機肥替代化肥、綠色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園區)。確保2020年底前,長江經濟帶重點區域化肥使用量比2015年減少3%—5%,鄱陽湖和洞庭湖周邊地區化肥使用量比2015年減少10%以上。(部種植業司牽頭,沿江省市農業農村部門參加)
(四)持續推進農藥減量增效。建設一批病蟲害統防統治與綠色防控融合示范基地、稻田綜合種養示范基地、水旱輪作示范基地,建立綠色防控示范縣,推廣生態控制、生物防治、理化誘控、蜜蜂授粉等化學農藥替代和促增長技術。扶持一批制度完善、管理規范、裝備精良、服務高效的病蟲防治社會化服務組織,大力推進專業化統防統治。確保2020年底前,長江經濟帶重點區域農藥使用量比2015年減少3%—5%,鄱陽湖和洞庭湖周邊地區農藥使用量比2015年減少10%以上。(部種植業司牽頭,部漁業漁政局、沿江省市農業農村部門參加)
(五)推進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指導長江經濟帶地區以縣為單元編制秸稈全量化利用實施方案,推廣深翻還田、撿拾打捆、秸稈離田多元利用等技術,培育秸稈資源化利用產業化龍頭企業。充分發揮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技術專家組的技術支撐作用,加強與長江經濟帶地區的技術對接,加大財政支持力度,推進秸稈綜合利用實用技術在該地區轉化應用。(部科教司牽頭,沿江省市農業農村部門參加)
(六)整縣推進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加快推進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提升處理和資源化利用水平。完善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制度體系,落實《畜禽糞污土地承載力測算技術指南》,在長江經濟帶畜牧大縣率先完成整縣推進糞污資源化利用項目。2019年底前,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達到68%以上,規模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裝備配套率達到80%,大型畜禽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配套率達到100%。改善水產養殖環境。(部畜牧獸醫局牽頭,部漁業漁政局、沿江省市農業農村部門參加)
四、實施長江水生生物保護專項行動
(七)推進長江流域重點水域禁捕。嚴格落實《長江流域重點水域禁捕和建立補償制度實施方案》,統籌做好漁民漁船調查摸底、補助對象資格和條件核實、禁捕安排等工作,統籌推進漁民退捕轉產、漁民生計保障、禁捕后執法管理。2019年底以前,完成水生生物保護區漁民退捕,率先實現水生生物保護區全面禁止生產性捕撈。(部長江辦牽頭,沿江省市農業農村部門參加)
(八)實施珍稀瀕危物種拯救行動。推進實施以中華鱘、長江鱘、長江江豚為代表的珍稀瀕危物種人工繁育和種群恢復工程,在三峽水庫、長江故道等水域建立中華鱘、長江鱘人工馴養繁育基地,在長江中下游和有條件的水族館開展長江江豚就地保護和遷地保護行動。(部長江辦牽頭,沿江省市農業農村部門參加)
(九)推動重點水生生物棲息地修復。加強對水域開發利用的規范管理,健全完善涉水工程對水生生物影響補償制度,逐步加大對長江源頭、上游、重要支流、通江湖泊和河口等禁止開發區域、重點生態功能區的保護支持力度。規范開展中華鱘、長江鱘等珍稀魚類和四大家魚等重要經濟魚類增殖放流活動,加快恢復重點水生生物種群資源。有條件的地方要設立遷地保護場所,積極接收承擔中華鱘和長江江豚等珍稀瀕危物種人工保種群體保護任務。(部長江辦牽頭,沿江省市農業農村部門參加)
(十)加大水生生物保護投入。推動長江水生生物保護基金實體化運作,鼓勵支持長江流域地方各級政府不斷創新水生生物保護管理體制機制,加大政策扶持和資金投入力度。加強長江水生生物資源調查監測網絡建設,全面開展水生生物資源與環境的本底調查,建立水生生物資源資產臺賬,為長江水生生物資源保護提供堅實的數據支撐。(部長江辦牽頭,沿江省市農業農村部門參加)
(十一)加強漁政執法監督管理。探索推進長江流域漁政執法“雙重管理”試點,加強各級漁政執法隊伍和裝備設施建設,加快建立與“共抓大保護”新形勢相適應的管理機制。嚴格重點水域漁政執法監管,開展長江流域重點水域全面禁捕、清理取締涉漁“三無”船舶、違規漁具漁法清理整治、打擊電魚等“中國漁政亮劍”系列專項執法行動,依法打擊各類非法捕撈行為,切實保護水生生物資源和水域生態環境。(部長江辦牽頭,沿江省市農業農村部門參加)
五、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
(十二)強化典型示范。深入學習推廣浙江“千村示范、萬村整治”經驗,落實全面扎實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會議精神,推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從典型示范總體轉向面上推開。指導沿江省市組織實施好各具特色的“千萬工程”,提煉推廣一批經驗做法、技術路線和建管模式。(部社會事業司牽頭,沿江省市農業農村部門參加)
(十三)加強人居環境改善專項行動治理。貫徹落實《關于推進農村“廁所革命”專項行動的指導意見》,督促沿江省市開展農村改廁情況摸底,明確2019年和2020年度改廁任務,組織實施農村“廁所革命”整村推進獎補政策,穩步推進農村“廁所革命”專項行動。重點圍繞“三清一改”,抓住關鍵節點,開展村莊清潔行動,督促指導各地對村莊環境臟亂差進行集中整治,及時調度各地進展情況,充分調動農民和基層干部的積極性,促進清潔行動常態化。積極推動農村生活垃圾治理、生活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整治提升等相關工作。(部社會事業司牽頭,沿江省市農業農村部門參加)
(十四)加強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督導評估。組織開展年度考核評估,形成年度評估報告和總評估報告,向黨中央、國務院報告,并適時向社會公布。(部社會事業司牽頭,沿江省市農業農村部門參加)
六、推進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建設
(十五)建設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長江經濟帶第一批15個國家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按照三年行動方案扎實推進先行先試,加強經驗和模式總結。組織做好第一批國家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評估考核等工作,在長江經濟帶等區域再整區域整建制認定和建設一批國家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推動綠色發展“五大行動”在長江經濟帶扎實開展,推動綠色發展項目資金向當地傾斜,打造全國農業綠色發展綜合樣板。(部發展規劃司牽頭,沿江省市農業農村部門參加)